首页 > 养生快讯 > 健康科普 > 如何正确的吃鸡蛋 避免一些错误

如何正确的吃鸡蛋 避免一些错误

来源:养乐谷    阅读: 216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鸡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是最常见的食物,这种食物真的是好处多多,在营养学界,鸡蛋一直有“全营养食品”的美称,除维生素C含量稍少外,鸡蛋几乎富含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而且鸡蛋可以用来炒菜,可以搭配任何菜来炒。而且口感都很佳,每天早晨吃一个水煮蛋,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起到减肥的作用。鸡蛋可以说是每个人每天都会吃到的东西,但是还是有些人对鸡蛋心有疑虑,怕每天吃升高血脂。那么对有些人来说,鸡蛋到底该如何吃呢,怎样吃才更健康。

如何正确的吃鸡蛋 避免一些错误

鸡蛋散还能吃吗

造成鸡蛋散黄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在运输过程中鸡蛋受到激烈震荡引起蛋黄膜破裂,从而造成散黄现象。这样的鸡蛋营养价值基本不变。第二,鸡蛋在存放的过程中,蛋白稀化后,水分向蛋黄慢慢渗透,蛋黄体积膨胀到撑破蛋黄膜时,也会发生散黄现象。第三,受过精的鸡蛋经过一段时间孵化,蛋黄也会发散。第四,细菌、霉菌通过蛋壳气孔侵入鸡蛋内部,也会造成鸡蛋散黄。

据介绍,前三种原因导致的散黄蛋可以继续食用,而由细菌、霉菌引起的散黄蛋则可能带来食品安全风险。具体判断方法是,在发现蛋散黄后应先闻一闻其是否有异味,如果没有异味,经高温烹调后还可食用。建议用煎炒方式,因为这样烹调对散黄现象有掩盖作用,煮着或蒸着吃口感变化会较明显。鸡蛋若已变臭则说明细菌已在蛋体内繁殖,就不能食用了。

吃鸡蛋常犯的7个错

沸水煮鸡蛋。尽量不要将鸡蛋放入沸水中煮,否则不但造成蛋壳破裂,蛋液流出,而且容易烫伤手指。正确的做法是,鸡蛋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3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

等熟鸡蛋自然冷却后剥壳。这样剥壳不但费时费力,还容易让蛋白留在蛋壳上,造成浪费。省时省力又不浪费的做法是,煮好的鸡蛋捞出来后马上放入冷水,感觉不烫手时,尽快剥壳。

大火炒鸡蛋。大火快炒很容易将鸡蛋炒糊,并且导致其口感发硬。炒鸡蛋最好用中低档火轻轻翻炒,这样炒出的鸡蛋就不会老,口感也更柔滑。

煎蛋饼前使劲搅蛋液。使劲搅蛋液煎出的蛋饼口感偏硬。搅蛋液不需要用太大力气,如果搅时加点水或奶油,煎出的蛋饼不容易糊锅,还松软可口。

煮荷包蛋时加盐。煮荷包蛋时,只需在热水(不烧开)中加少许醋(而非食盐)。煮3~4分钟后,即可将鸡蛋捞出,这样煮出的荷包蛋口感更嫩。

使用铁锅。用不粘锅做鸡蛋菜肴比用不锈钢锅或铁锅更好。原因很简单,鸡蛋一旦粘锅就容易变糊。

用鸡蛋做菜时,最后才放调料。对炒鸡蛋和煎蛋饼而言,搅蛋液时或快入锅前,就该加入盐和胡椒等调料,确保调味均匀。

如何正确的吃鸡蛋 避免一些错误 第2张

早上吃鸡蛋有什么好处

第一:鸡蛋为减肥助力

吃鸡蛋能够给我们一个长期的饱腹感,这样就能够减少服用其他食物,从而获得减肥的效果。早餐吃鸡蛋的人比吃其他食物的人群更加容易减肥。

第二:鸡蛋是极好的蛋白质来源

鸡蛋是最完整的蛋白质来源之一,这也就是意味着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能够通过鸡蛋来摄取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

第三:价格便宜

相比于牛肉、猪肉这些高蛋白食物来说,鸡蛋的价格非常的便宜,日常服用更加的划算。

第四:鸡蛋不会让你的胆固醇变高

虽然说鸡蛋之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但是目前已经证实摄取胆固醇并不会影响血脂。所以不要说吃鸡蛋会提高身体的胆固醇含量,这样也不需要担心增加心脏病的发病几率了。

第五:鸡蛋有助于大脑发育以及增强记忆力

鸡蛋之中含有一种营养物质,也就是胆碱,这种物质能够有效的促进大脑发育。另外,胆碱还具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提高机敏性。

第六:鸡蛋可以保护视力

如何正确的吃鸡蛋 避免一些错误 第3张

鸡蛋之中含有两种抗氧化剂,分别是叶黄素等,能够有效的保护眼睛避免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建议老人最好每天早上吃一个煮鸡蛋。很多人认为鸡蛋之中含有比较多的胆固醇,这样不利于老人家的身体健康。事实上,一个鸡蛋中含有的胆固醇量并不多,只有三百毫克,相当于是一个普通成年人每天需要的摄取量,所以老年人每天吃一个鸡蛋并不会损害身体的健康。另外,吃鸡蛋的时候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群的营养需求来制定不同的吃鸡蛋方案。

小编结语:以往人们认为鸡蛋营养虽好,但蛋黄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常吃鸡蛋会引起血脂增高,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故提倡老年人要少吃或不吃鸡蛋。但事实上已经证实了鸡蛋并不会影响血脂,而且对这些疾病还有好处,所以老年人也是可以吃鸡蛋的,特别是一些小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更加需要补充蛋白质这样营养素,以上小编还特地介绍了该如何做鸡蛋,其实最有营养的是水煮蛋,每天早晨一个水煮蛋,不仅为让我们补充到这些营养,还可以对女孩子起到减肥的作用。

今日头条
常见疾病
医界要闻
健康科普
医疗资讯
曝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