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快讯 > 医界要闻 > 陆一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助理

陆一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助理

来源:养乐谷    阅读: 481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名家介绍

陆一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助理

陆一鸣,教授、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助理、急诊部(科)主任。中法生命科学和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市急诊医学会主任委员。2002年4月3日,被授予由法国总统希拉克亲自签署的法国国家功勋骑士勋章。

名家语录

一年365天,我们都要开诊收病人。患者病情不稳定,我们就不下班。

连续剧《急诊室的故事》,被誉为美国最长寿的医疗类剧集。其中,急诊医生临危不乱、抢救生命的场景,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急诊医生和护士们就是先头部队。

对于自己的专业,陆一鸣教授这样评价,“急诊医学范畴广泛,从院前急救、复苏、中毒、创伤,到危重病、灾害和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等,可以说,急诊是一口大缸,内外妇儿知识都要装,还得处事不惊、随机应变——是个又苦又累的活儿,但我就喜欢这样的挑战。”

患者病情不稳定就不下班

采访当天,记者推开办公室大门,一位警察正和陆一鸣面对面坐着。原来,有个患者家属不满急诊科的处理,两天来一直在寻事,嚷嚷着要打官司,警察就是来了解情况的。

“每天都有人病愈康复、高兴离开,也有很多生命在这儿画上句号。有些患者和家属对急救不了解,一旦发生意外,就认定是医院处理不当。”陆一鸣无奈地说。遇到纠纷,科里的大夫都是隐忍、退避。好几次,情绪激动的家属会堵在科室,推攘挤搡之间,有些大夫还受过伤。对此,陆一鸣坦言,神经脆弱的人,干不了急诊。

待遇低、风险高、劳动强度大,是急诊医生的生存现状。大学毕业后的陆一鸣,最初是做烧伤的。当时,瑞金医院的外科技术非常好,但是,由于重症监护知识和技术不足,不少医生都不知道ICU(重症监护)是什么意思。有的病人手术成功了,却因为病理、生理系统的紊乱,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于是,1989年开始,陆一鸣带着学习国外先进急救和重症监护理论的任务,先后赴法国和美国进修。1992年,他在法国取得外籍主治医师职称,并成为第一个获得法国高等医师重病监护专业文凭的中国人。如今,在他的带领下,瑞金医院急诊科已拥有三十五六名医生、近200名护士和辅助人员,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急诊部,拥有固定和临时观察床位近200张。

在陆一鸣眼里,急诊首先要和时间赛跑。去年9月,上海地铁10号线因信号故障,两列列车追尾。不到30分钟,瑞金医院上百名急诊医务人员和物资准备就绪;2个小时内,他们就完成了现场处理、安置,收治53名伤员。“忙”,是急诊大夫的工作常态。“一年365天,我们都要收病人。患者病情不稳定,我们就不下班。”陆一鸣收治的患者,包罗万象。从心脑血管病到消化道出血,从中暑到车祸、溺水等,遇到什么就得治什么。

从中学开始练急救

忙和累、病人不理解,这些都不是陆一鸣最忧心的,他最大的“心结”,是老百姓急救意识和技能的缺乏。2004年,在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上,两名参赛选手突发心脏骤停而猝死,围观的人群中,竟无一个懂得简单的现场急救。

陆一鸣告诉记者,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几十万人死于心跳骤停,75%的猝死都发生在医院之外。最初3—5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刻。可遗憾的是,在抢救黄金时段内,大部分第一目击者往往只会拨打120,能及时操作心肺复苏的不到2%。即使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院外心跳骤停患者抢救成功能走出医院的比例不到3%,而在美国一些发达城市如西雅图,成功率高达30%。

因此,向百姓普及必要的急救知识,也是陆一鸣的工作重心之一。他是一名出色的医生,更是一名优秀的“老师”。陆一鸣严肃地说,“警察、出租车司机、教师等特殊职业人群必须掌握相关技能。同时,我认为中学就应该开始普及公共急救意识,包括灾害逃生、应对突发事件、外伤简单处理、徒手心肺复苏等。孩子们急救意识的高低,会影响整个家庭和社会。”

他认为,急救知识不该只是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近年来,他率先在上海创办中外专家急救危重病医学学习班;在工厂、学校开展心跳骤停徒手心肺复苏培训;在上海医学院校中,首创急救医学教研室;组织三级医院急救专科医生到社区开展全科医生心肺复苏培训;成立上海第一个通过美国心脏协会认证的心肺复苏培训中心,向社会开放……

用最短时间解决最大问题

急诊大夫和其他科室医生的思考模式迥然不同。同样面对一个腹泻患者,消化科大夫急于找到病因,更关注腹泻了几次、持续多久;急诊科大夫则着眼于生命是否受到威胁,问的是血压如何、有没有脱水。总之,急诊大夫必须做到“抓大放小”,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最大的问题。

然而,即使在医院,急诊这条“生命通道”也会经常遭遇梗阻。虽然医院硬件越来越好,可有些重症病人依旧得睡走廊和大厅;120急救车担架到了医院门口,病人却下不了车。“最多的一次,急诊室门口一下子停了11辆救护车。”这是因为,很多病人、包括一些医生并不清楚急诊科的真正职责。有的老年患者和家属,把急诊病房当成了养老院,一住就是10多天。如果不能很好分流,哪怕急诊室建得再大,也会梗阻。

因此,陆一鸣指出,要疏通急诊流程,既要从体制上下功夫,更要明确急诊、门诊、病房的不同使命,培养急诊医生的“独特思维”。陆一鸣指出,在国外即使是已经很成熟的高年资急诊专科医生,每两年也要“回炉”进修,以学习、掌握最新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在美国,很多医学毕业生的首选是进急诊科。虽然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医学生表示愿意投身急救医学领域,但令陆一鸣痛心的是,有不少人来了不久,又去了其他科室。“这和医疗大环境有关。有时,我也会悲观地想,等自己老了,谁能给我们看病?可一旦走进医院、走入急诊抢救室,这些问题就全被抛开了,只想着尽可能多地抢救病人——这才是眼下最大的事。”陆一鸣微笑着说。

今日头条
常见疾病
医界要闻
健康科普
医疗资讯
曝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