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保健 > 女性健康 >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来源:养乐谷    阅读: 1.7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昨日,一则求助信息刷爆了很多重庆市民的朋友圈。有不知真假的网友打上问号,也有人发出疑问,是什么让刚生产的妈妈舍下孩子选择轻生?产后抑郁真的这么可怕?今天小编带大家来扒一扒产后抑郁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儿。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何为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

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周内发生,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

产后抑郁症通常在6周内发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

那么,产后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第2张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1、情绪抑郁

2、对全部或者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

3、体重显著下降或者增加

4、失眠或者睡眠过度

5、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

6、疲劳或乏力

7、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自罪感

8、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

9、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

产后抑郁症是可以提前预防的,那么作为一名准妈妈或家人,该如何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呢?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第3张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

是指在执行医护过程中,医护人员或者家人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合理的采用劝导、鼓励、同情、安慰、支持以及理解和保证等方法,可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使疾病早日康复。

2、人际心理治疗

这项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急性期发病,旨在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抑郁患者的一些社交问题。

3、音乐疗法

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中最受患者欢迎的一种,莫过于音乐疗法。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对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主要调节作用,而音乐对这些神经结构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4、焦点转移

如果产后的确面临严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问题棘手难以解决,不要让精力总是集中在不良事件上。

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就是一种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喜好,不仅思维上转移,还可以身体力行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第4张

5、行为调整法

鉴于准妈妈生产后不适于做剧烈的运动,但一些适当放松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等。

6、倾诉宣泄法

找好友或亲人交流,尽诉心曲,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情绪。

7、角色交替法

别忘了虽然已为人母,但仍是老公的娇妻、父母的爱女,谁也不可能只做24小时全职妈妈,所以要给自己换个角色享受娇妻爱女的权力。

8、自我鼓励法

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物的好处,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

9、自我实现法

生儿育女只是女性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但决不是惟一的方式,所以不要忘了还有其他自我实现的潜力和需要。

也许趁着休产假的时间还能关注一下自己有擅长的事业,等产假结束会有改头换面的新形象出现。

最后,小编想说,产后抑郁症不可怕,但不管是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或者是对产后抑郁的情绪的完全疏导,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也没有神奇的速成药。

如果你正在经历产后抑郁,希望你能打开心扉,大胆寻求支持;如果你身边也有正在经历产后抑郁的妈妈,你要做的,是重视,关心,倾听,帮助她一起,拨开迷雾找回自己。

昨日,一则求助信息刷爆了很多重庆市民的朋友圈。有不知真假的网友打上问号,也有人发出疑问,是什么让刚生产的妈妈舍下孩子选择轻生?产后抑郁真的这么可怕?今天小编带大家来扒一扒产后抑郁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儿。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第5张

【何为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

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周内发生,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

产后抑郁症通常在6周内发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

那么,产后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第6张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1、情绪抑郁

2、对全部或者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

3、体重显著下降或者增加

4、失眠或者睡眠过度

5、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

6、疲劳或乏力

7、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自罪感

8、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

9、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

产后抑郁症是可以提前预防的,那么作为一名准妈妈或家人,该如何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呢?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第7张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

是指在执行医护过程中,医护人员或者家人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合理的采用劝导、鼓励、同情、安慰、支持以及理解和保证等方法,可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使疾病早日康复。

2、人际心理治疗

这项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急性期发病,旨在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抑郁患者的一些社交问题。

3、音乐疗法

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中最受患者欢迎的一种,莫过于音乐疗法。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对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主要调节作用,而音乐对这些神经结构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4、焦点转移

如果产后的确面临严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问题棘手难以解决,不要让精力总是集中在不良事件上。

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就是一种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喜好,不仅思维上转移,还可以身体力行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第8张

5、行为调整法

鉴于准妈妈生产后不适于做剧烈的运动,但一些适当放松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等。

6、倾诉宣泄法

找好友或亲人交流,尽诉心曲,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情绪。

7、角色交替法

别忘了虽然已为人母,但仍是老公的娇妻、父母的爱女,谁也不可能只做24小时全职妈妈,所以要给自己换个角色享受娇妻爱女的权力。

8、自我鼓励法

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物的好处,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

9、自我实现法

生儿育女只是女性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但决不是惟一的方式,所以不要忘了还有其他自我实现的潜力和需要。

也许趁着休产假的时间还能关注一下自己有擅长的事业,等产假结束会有改头换面的新形象出现。

最后,小编想说,产后抑郁症不可怕,但不管是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或者是对产后抑郁的情绪的完全疏导,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也没有神奇的速成药。

如果你正在经历产后抑郁,希望你能打开心扉,大胆寻求支持;如果你身边也有正在经历产后抑郁的妈妈,你要做的,是重视,关心,倾听,帮助她一起,拨开迷雾找回自己。

昨日,一则求助信息刷爆了很多重庆市民的朋友圈。有不知真假的网友打上问号,也有人发出疑问,是什么让刚生产的妈妈舍下孩子选择轻生?产后抑郁真的这么可怕?今天小编带大家来扒一扒产后抑郁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儿。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第9张

【何为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

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周内发生,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

产后抑郁症通常在6周内发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

那么,产后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第10张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1、情绪抑郁

2、对全部或者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

3、体重显著下降或者增加

4、失眠或者睡眠过度

5、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

6、疲劳或乏力

7、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自罪感

8、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

9、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

产后抑郁症是可以提前预防的,那么作为一名准妈妈或家人,该如何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呢?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第11张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

是指在执行医护过程中,医护人员或者家人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合理的采用劝导、鼓励、同情、安慰、支持以及理解和保证等方法,可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使疾病早日康复。

2、人际心理治疗

这项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急性期发病,旨在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抑郁患者的一些社交问题。

3、音乐疗法

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中最受患者欢迎的一种,莫过于音乐疗法。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对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主要调节作用,而音乐对这些神经结构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4、焦点转移

如果产后的确面临严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问题棘手难以解决,不要让精力总是集中在不良事件上。

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就是一种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喜好,不仅思维上转移,还可以身体力行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第12张

5、行为调整法

鉴于准妈妈生产后不适于做剧烈的运动,但一些适当放松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等。

6、倾诉宣泄法

找好友或亲人交流,尽诉心曲,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情绪。

7、角色交替法

别忘了虽然已为人母,但仍是老公的娇妻、父母的爱女,谁也不可能只做24小时全职妈妈,所以要给自己换个角色享受娇妻爱女的权力。

8、自我鼓励法

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物的好处,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

9、自我实现法

生儿育女只是女性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但决不是惟一的方式,所以不要忘了还有其他自我实现的潜力和需要。

也许趁着休产假的时间还能关注一下自己有擅长的事业,等产假结束会有改头换面的新形象出现。

最后,小编想说,产后抑郁症不可怕,但不管是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或者是对产后抑郁的情绪的完全疏导,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也没有神奇的速成药。

如果你正在经历产后抑郁,希望你能打开心扉,大胆寻求支持;如果你身边也有正在经历产后抑郁的妈妈,你要做的,是重视,关心,倾听,帮助她一起,拨开迷雾找回自己。

昨日,一则求助信息刷爆了很多重庆市民的朋友圈。有不知真假的网友打上问号,也有人发出疑问,是什么让刚生产的妈妈舍下孩子选择轻生?产后抑郁真的这么可怕?今天小编带大家来扒一扒产后抑郁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儿。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第13张

【何为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

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周内发生,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

产后抑郁症通常在6周内发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

那么,产后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第14张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1、情绪抑郁

2、对全部或者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

3、体重显著下降或者增加

4、失眠或者睡眠过度

5、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

6、疲劳或乏力

7、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自罪感

8、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

9、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

产后抑郁症是可以提前预防的,那么作为一名准妈妈或家人,该如何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呢?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第15张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

是指在执行医护过程中,医护人员或者家人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合理的采用劝导、鼓励、同情、安慰、支持以及理解和保证等方法,可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使疾病早日康复。

2、人际心理治疗

这项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急性期发病,旨在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抑郁患者的一些社交问题。

3、音乐疗法

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中最受患者欢迎的一种,莫过于音乐疗法。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对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主要调节作用,而音乐对这些神经结构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4、焦点转移

如果产后的确面临严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问题棘手难以解决,不要让精力总是集中在不良事件上。

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就是一种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喜好,不仅思维上转移,还可以身体力行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第16张

5、行为调整法

鉴于准妈妈生产后不适于做剧烈的运动,但一些适当放松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等。

6、倾诉宣泄法

找好友或亲人交流,尽诉心曲,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情绪。

7、角色交替法

别忘了虽然已为人母,但仍是老公的娇妻、父母的爱女,谁也不可能只做24小时全职妈妈,所以要给自己换个角色享受娇妻爱女的权力。

8、自我鼓励法

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物的好处,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

9、自我实现法

生儿育女只是女性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但决不是惟一的方式,所以不要忘了还有其他自我实现的潜力和需要。

也许趁着休产假的时间还能关注一下自己有擅长的事业,等产假结束会有改头换面的新形象出现。

最后,小编想说,产后抑郁症不可怕,但不管是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或者是对产后抑郁的情绪的完全疏导,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也没有神奇的速成药。

如果你正在经历产后抑郁,希望你能打开心扉,大胆寻求支持;如果你身边也有正在经历产后抑郁的妈妈,你要做的,是重视,关心,倾听,帮助她一起,拨开迷雾找回自己。

两性健康
男性健康
女性健康
心理健康
两性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