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快讯 > 曝光台 > 夫妻俩狂吃10斤小龙虾 吃出横纹肌溶解

夫妻俩狂吃10斤小龙虾 吃出横纹肌溶解

来源:养乐谷    阅读: 1.0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近日,南京唐小姐夫妻二人吃了10斤左右的小龙虾。第二天,唐小姐感觉每块肌肉都疼,连站都站不起来了,丈夫也有类似症状。医院诊断,是食用小龙虾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专家提醒:小龙虾一次别吃太多,头、腮、肠、黄最好都别吃!那么吃小龙虾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夫妻俩狂吃10斤小龙虾 吃出横纹肌溶解

29日,唐女士一家六口外出聚餐,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她感到颈部和背部酸痛难忍,以为是吹空调受凉或者落枕了,也没太在意。没想到,上班之后,唐女士浑身的酸痛症状更加明显,从颈背部蔓延到了小腿,全身只要有肌肉的地方都剧烈酸痛起来。唐女士立刻联系了老公接她去医院,路上一交流得知老公也有类似肌肉酸痛的状况,两人这才与前一晚吃了小龙虾联系起来。

到了鼓楼医院急诊,唐女士和老公主动向医生描述了浑身酸痛的症状和前一晚食用小龙虾的情况,医生立即怀疑是食用小龙虾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于是安排夫妻俩做血常规、尿常规和心电图检查,结果证实了医生的诊断。

目前,唐女士夫妻在鼓楼医院急诊病房住院治疗,病情平稳。

该院急诊专家分析,凡是与运动能力相关的肌肉都属于横纹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因复杂,最常见的是过量运动、肌肉挤压伤,因缺血、代谢紊乱、药物、感染等因素导致发病的也时有发生。近年来,由于江苏人偏爱食用小龙虾,因此确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例也十分常见。

专家告诉记者,龙虾本身没有毒性,正常吃龙虾一般不会致病。致病的原因有可能是在清洗或者烹制等其他环节出了问题。此外,专家提醒,小龙虾的头部和鳃部是藏污纳垢的主要部位,建议不要食用。如果在吃小龙虾后半天到一天内出现浑身肌肉酸痛僵硬、尿液呈酱油色等症状,要引起重视,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

吃小龙虾注意事项

街边小龙虾确实让人们垂涎欲滴,但也有不少人只能远观,不能亲自尝试;社会调查:肠胃不好的人,一吃街边小龙虾绝对肚子疼。每到吃小龙虾的季节,医院就会有很多中“小龙虾毒”的人就诊,这样的恶性循环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今天要告诉大家一些吃小龙虾的注意事项,让大家一饱口福的同时,还收获健康。

肉体松软无弹性极有可能是死虾

买小龙虾最怕遇到死虾,因为小龙虾死后腐坏得很快,会分解产生组胺等有毒物质,滋生有害病菌,食用后容易导致腹泻等肠胃道感染性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烹调加工后的小龙虾端上来后,如果有浓烈腥味、虾体散开发直、肉体松软无弹性、颜色变深、壳身有较多黏性物质等现象,那么就极有可能是死虾制作的。

在家烹饪加工前清水喂养24小时

专家说,市民在家烹饪小龙虾时,一定要高温煮熟煮透,可通过观察虾仁横截面颜色是否一致来判断是否煮熟。建议在烹饪加工前,一定要清水喂养24小时左右,让虾体吐出代谢物。另外,要用刷子洗净其身体上的脏物,同时隐藏了大量泥沙和细菌的肠线也必须剔除干净,再用清水充分地清洗2-3次。

积聚毒素病原菌虾头千万不要吃

“小龙虾的虾头部分千万不能食用。”小龙虾的头部是吸收并处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积聚病原菌和寄生虫的部分。

此外,吃虾时也要有节制,不要一次食用过多,因为虾是高蛋白食物,部分过敏体质者会对小龙虾产生过敏症状,如身上起红点、起疙瘩等等,最好不要食用小龙虾。小龙虾是含嘌呤较高的水产品,痛风病人也不要食用。

虾死亡时间越长积累的毒素越多

虾内含丰富的组胺酸,这是令其味鲜的主要成分。但虾一旦死亡,组胺酸即被细菌分解成为对人体有害的组胺物质。还有,虾的肠胃中常含有致病菌和有毒物质,死后体内极易腐败变质。特别是随着虾死亡时间的延长,虾体内积累的毒素更多,吃了便会出现中毒现象。

此外,虾体内多有肺吸虫的囊蚴和副溶血性弧菌等,如吃了未煮熟的虾,就容易感染肺吸虫病和导致胃肠道中毒。鲜虾煮熟后不宜存放,第二次食用必须重新加热。

吃虾后不宜服维生素C片剂

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虾等贝壳类食物中,含有一种浓度较高的“五价砷化合物”。该物质吃下去本身对人体无毒害作用,但在服用维生素C片剂后,可使原来无毒的砷化物转为为有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能危及人的生命。

过敏病患者注意虾并非人人可食

某些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如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皮炎、过敏性腹泻等等,约有20%的病员可由食虾激起发作。因此,已明确对虾过敏的,在缓解期和发作期都不要进食。

好虾甲壳很完整吃时佐以姜与醋

选虾的标准是以个体完整、甲壳不脱、外壳清晰鲜明、肌肉致密、尾节伸屈性强、体表洁净有干燥感的为佳,变质、变色、体表冷红、串血水、节间松弛或有异常气味的,不宜食用。吃时,要将虾涮洗干净,品尝时一定要加姜加醋,既能解腥增鲜,又能发热散寒,帮助消化,更有杀菌消毒作用。

今日头条
常见疾病
医界要闻
健康科普
医疗资讯
曝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