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快讯 > 健康科普 > 预防老人消化不良 平时要注意这几点

预防老人消化不良 平时要注意这几点

来源:养乐谷    阅读: 193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人的年龄大了,很多的事情都不太懂,尤其是对健康这一番方面他们肯定就更不懂了。我们年轻懂的比较多,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拥有一个好的身体,尤其是人在老的时候消化系统就越来越差了,那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预防消化不良呢,下面就随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人消化不良怎么办

1、吃饭先吃主食

吃饭时要先吃主食。主食是种“天然消化药”。米饭、面条等主食属于碳水化合物,易被消化,而且容易让人有饱腹感,先吃可以避免吃得太多,还有利于刺激唾液分泌淀粉酶,对食物进行消化,进而刺激胃酸分泌,增强胃的消化能力。粗粮是主食首选,它富含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还能让多余的脂肪排出体外。

2、饭后忌水果和茶

饭后马上吃水果会被先吃下的食物阻滞,致使水果不能正常消化。而饭后立即饮茶,茶水中含有的单宁酸会影响蛋白质吸收,增加胃的负担。餐后喝茶应在胃排空后,大约餐后2小时左右。

预防老人消化不良 平时要注意这几点

3、用唾液漱口

其实就是中医里面的“含津”。老年人脾胃功能变弱,跟唾液分泌量减少有关。唾液含淀粉酶,可以起到湿润口腔、杀菌等作用。而且唾液还是滋润脾胃的一种重要物质,与消化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有着很大的关系。老年人可以做一些口腔运动,促进唾液分泌。首先,平心静气,闭上嘴,用舌头舔上颌,然后把舌头伸到上牙外,上下左右搅动数次。这种方式可以刺激口腔神经,从而产生大量唾液。唾液产生后,先保留在口中不要咽下。待量足够多了,便可鼓腮漱口,然后慢慢咽下,或分两三次咽下。如此,每日早晚各做3~4次。

4、培养听音乐的爱好

音乐对人体有奇妙的功效。古籍《寿世保元》中有句话叫:“脾好音乐,闻声即动而磨食。”意思是说音乐能够帮助消化。美妙的音乐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对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系统起到调节作用。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增加胃肠蠕动和消化腺体分泌,有利于新陈代谢。老人如果能在晚餐后休息时,适当听些节奏舒缓、音色优美、悦耳动听的音乐,有助于更好地消化。

5、散步过程中揉肚子

饭后适当运动,也可以促进胃肠道的生理功能。每天饭后半小时,散步20~30分钟。边散步边揉肚子,能促进胃肠血液循环和胃液分泌,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揉肚子时五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圈,正反方向交替进行,每次15~20分钟,以肚皮发红有热感为宜。揉肚子时力度要适中,尽量穿着棉质无扣的上衣,以免纽扣阻碍按摩或产生静电。

对于老年人消化不良,我们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意外对老年人身体造成影响,以致于很难恢复。

预防老人消化不良 平时要注意这几点 第2张

日常7注意

1.坚持良好生活习惯,保持乐观

如食不过饱,定时定量,餐后适当活动等,均可使胃肠道功能自动化、程序化,从而减轻其负担。

定时解便是预防便秘的重要方法,而情绪对胃肠道消化功能影响很大,愤怒、忧郁等不但影响胃肠运动,还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久而久之,便会发生消化不良。

2.不用或少用抑制胃肠道功能的药物

安定、茶碱等均可抑制胃肠道功能。某些药剂如酚酞、比沙可啶(便塞停)、三酯酚汀等,虽然对便秘可一时奏效,但久用会使肠道失去自身运动的能力,从而造成加重便秘的后果。

3.勤检查

出现消化道异常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即使情况正常,也应定期做胃肠镜、B超检查。

现在公认粪便隐血试验是较早期发现胃肠道肿瘤行之有效的办法,既无痛苦,花费又不大,可定期送检。已有胃肠道息肉者,宜及时彻底清除,以绝后患。

4.修补好牙齿,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中老年人多有牙齿松动、脱落的现象,这样会使食物在口腔里咀嚼不完全。

整修好牙齿,从容咀嚼,缓慢吞咽,加强了食物的机械性加工,既可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又可以避免粗糙、坚硬的食物对消化道粘膜的不良刺激。

5.避免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油炸、油煎食物,未煮熟的肉类、鱼类、蛋类等,均不易消化。高脂肪食物会延缓胃排空,应该尽量少吃。

预防老人消化不良 平时要注意这几点 第3张

6.适当增加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

纤维素可促进胃肠道运动,增加肌张力,减少胃肠憩室形成。各种新鲜绿色蔬菜,以及海带、紫菜。含纤维素较多的燕麦片,除了纤维素含量高之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并有降血脂功能,平时不妨多吃一些。

7.加强全身性锻炼

尤其是腹肌的锻炼,可以增强胃肠道运动功能,增进食欲。强健的腹肌可使排便变得轻松、容易。

结语: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我们的父母,我们都要看看这篇文章,人的年龄越大,身体肯定也就越来越差,消化能力也就退步了,那么我们就要帮助他们改善或者预防这个情况,所以为了长辈们的健康,我们更要多多关心他们哦。

今日头条
常见疾病
医界要闻
健康科普
医疗资讯
曝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