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攻略 > 母婴保健 > 鸡蛋白可以退烧吗 退烧的常见方法

鸡蛋白可以退烧吗 退烧的常见方法

来源:养乐谷    阅读: 1.8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退烧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很多父母轻信一些偏方,采取鸡蛋白退烧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鸡蛋白是否可以退烧。

鸡蛋白可以退烧吗

当人体出现发烧症状时可以采用的物理降温有很多,但是使用鸡蛋清涂抹身体达不到退热的功效。

另外,儿童皮肤娇嫩,因个人体质不同,蛋清可能导致皮肤敏感儿童出现过敏现象,所以并不推荐使用涂抹鸡蛋清的退热方法。

鸡蛋白可以退烧吗 退烧的常见方法

鸡蛋白擦额头可以退烧吗

鸡蛋清中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如果将鸡蛋白擦在额头上,反而使宝宝额头的汗液不易政法,不仅起不到退热的效果,还可能加重发烧的症状。

鸡蛋白可以退烧吗 退烧的常见方法 第2张

鸡蛋白可能引起过敏

引起过敏的原因有很多,并不仅仅只有饮食才会引起过敏,有些宝宝甚至成年人对蛋白质有过敏现象,所以如果将鸡蛋清接触皮肤,部分人还可能出现过敏现象。发生这种现象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鸡蛋白可以退烧吗 退烧的常见方法 第3张

宝宝退烧的常用方法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脱掉过多的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用退热贴: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5、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6、使用退烧药: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鸡蛋白可以退烧吗 退烧的常见方法 第4张

宝宝退烧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很多父母轻信一些偏方,采取鸡蛋白退烧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鸡蛋白是否可以退烧。

宝宝退烧的常见误区

捂汗退热

民间感冒后常见就是用被子捂着发汗。对成人来说,这样做有时候确实有效,但对宝宝是不适合的。

原理:宝宝四肢供血不足,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如果被包裹过严,反而无法散热,同时导致脱水、代谢性酸中毒,更严重的还会引起脑缺氧。临床上有一种专属于儿童的疾病——“蒙被综合征”。

所谓蒙被综合征症是指:多发1岁以内婴儿,未满月婴儿尤其常见。主要由于家长怕孩子挨冻生病,给孩子穿得过多、有的甚至用被子蒙住头部,导致孩子高热、缺氧,发生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后果。这种疾病如果处理不及时,有可能导致婴儿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

一发热就吃退烧药

很多妈妈认为发热是坏事,见不得宝宝发热。其实,发热是机体免疫系统为了抵御感染而产生的一种免疫保护性反应。

用冰袋降温退烧

冰袋常用于高热不退的患者,但是,这个方法不适合小婴儿。

原理:小婴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调节功能差,外界温度过低,尤其是局部大面积应用冰袋,极易使皮下脂肪凝固而成硬肿

带着高热宝宝候诊

在中国看病排长龙的现象很常见。不少妈妈在宝宝高热后不做任何处理就赶去医院,排队等待医生处理,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原理:超过39℃的高热对健康影响比较大,不宜让宝宝高热持续太久。

正确做法:在宝宝高热时,应先给宝宝口服退热药,或做一些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然后再去医院排队等待看病。在看病过程中如果宝宝继续高烧,也不要盲目排队,及时和就诊医生联系,医生一般会灵活处理的。

泡澡降温

泡澡是当今时比较时髦的一种养生方法,适度的水温作用于人的副交感神经,使人身心放松,可是这个方法对发热的宝宝并不适用。

原理:泡澡水温过高,对身体刺激加强后,交感神经便发挥作用,使得机体进入兴奋状态。相反,水温过低,洗澡后犹如给宝宝雪上加霜,还会加重感冒。

鸡蛋白可以退烧吗 退烧的常见方法 第5张

发烧也有某些好处

1、发烧是机体的一种防卫反应,在发烧期间人体的免疫系统最活跃,发烧越高说明人体抗病能力越强,只要机体在同致病菌 " 战斗 ",就有发烧存在,只有致病菌全部杀死才能退热,同时发烧还可以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发烧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如果过早用药物强行降温,不但存在退热药本身的副作用,而且挫伤了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使病程延长,还可能因退热而掩盖了症状,造成原发病的诊断困难,延误治疗。

鸡蛋白可以退烧吗 退烧的常见方法 第6张

运动养生
养生日历
穴位养生
母婴保健
疾病预防
减肥瘦身
养生小妙招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