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快讯 > 曝光台 > 探中国水源真实情况

探中国水源真实情况

来源:养乐谷    阅读: 2.6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昨日,一则关于自来水的新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和恐慌。一对号称和饮用水打了二十年交道的专家也二十年不喝自来水。他们说,北京的水质污染严重,比如主要来自垃圾、滤液和粪便的硝酸盐,都很接近国标了。

探中国水源真实情况

不少报道提到,首都北京的自来水安全性可是全国领先的。如果北京的水都不行,那全中国的自来水估计能合格的也没多少了。也刚好就在这两天,山西爆出水污染事故。那么,到底自来水的安全性怎么样呢,能喝吗?

自来水的水质状况确实普遍不好
  3年多前的大规模普查显示,58.2%的自来水出厂水质不达新国标

在说自来水达标不达标时,这个“标”一般指的是在2006年制定的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新标准与国际接轨,指标达到106项,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饮用水准则、欧盟的饮用水标准都基本持平。而因为很多水厂要达到严格的新标准还需要假以时日,所以,有关部门要求这个新标准最迟在2012年7月1日前开始实施。

有媒体在去年5月踢爆,2009年下半年,为了“大致搞清”全国城市饮用水的水质状况,住建部水质中心作了一次全国普查:抽检范围扩大到县城以上的全部城市;交叉检测:“这个省可派那个省,那个省可派第三方省,但不能互派。”这次普查是近十几年间最大规模的检测,覆盖了全国4000多家县级以上城市自来水厂,得出了最为接近真相的饮用水质数据。

结果,多位接近权威部门的业内人士说,实际合格率也就是50%左右。

总之,从官方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自来水质量确实不高。

并且由于检测落后,中国最为真实的水质情况其实还是笔“糊涂账”

没有覆盖全面的检测:相关报道指出,“更让人担心的是,除城市水厂外,还有上万座小自来水厂供应乡镇,工艺更落后,水源安全更难保证。目前,没有关于这些小水厂水质的全面数据。”所以,住建部那次普查,实际上也是“以偏概全”。并且那次检测也仅仅测了十几个指标,而不是全部106项。真实的、可能更触目惊心的情况还在云雾中。

缺少真正第三方的监督、公开:有些水厂或者水务集团会公布自己的检测结果,在这些结果中,没有一家水厂的水是不合格的。在全国40多个城市拥有供水检测中心的住建部,则被认为和水厂是“一家人”。中国仅两三个城市的水质监测单位独立于水厂,其余监测单位,哪怕是住建部水质中心的国家监测站和地方监测站,均由地方水厂内部水质监测室担责。

第三方是卫生部,但是大多数时候数据只在内部报告,公开的不多。并且,据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鄂学礼介绍,全国上千家疾控中心只有约15家可以检测生活饮用水新国标中全部106项指标。原因是没钱。

检测监督力量的缺失,就好像你明知道有人发烧了,却找不到温度计去量到底是37.9℃的低烧,还是40.2℃的高烧。也就不好对症下药。水质为什么不好?

 在各个环节都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自来水从水源地流入千家万户,要经过源水、净水、输水、用水4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要减少隐患,最根本是提高水质,而目前的治标办法每年需要两百亿左右

而要想水质好起来,最根本的是提高水源地的水质,不过这要十几二十年才能办到,非短期可为。但是提高水厂的技术是可以立竿见影的事情,不过,报道称,中国大概97%的水厂使用的还是传统技术,没加上深层净化技术。2009年的普查发现,以地表水为水源的自来水厂不合格,主要原因恰恰是有机化合物总量超标。而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不少也出现了氟、砷、铁、锰等超标。传统技术对这些超标能耐不大。现在用得起深层净化技术的水厂一般都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而这些城市的新区管网也比较新,所以水质相对而言要高很多。有报道称,水厂上马深度工艺,每吨水成本相应上升0.3元左右。另有学者认为,管道硬件投资,会让每吨水成本再上涨0.5元上下。如此算来,如果以县级以上4000余家水厂日供6000万吨计算,每年成本增加200亿元左右。

但是这200亿怎么解决却是个问题。中国的自来水从2002年开始做市场化改革。一家水务集团的董事长郑相钗说,“水厂亏损,投资无钱,政府不给,说水业已市场化;水厂成本倒挂,要求提高水价,政府又不同意,说供水行业是市政公用事业,政府要统一定价。” 而在06年,时任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就说过,我国许多城市的政府把引入资金当作水务改革的首要目的,将城市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视为一般项目,一卖了之,这是不行的。

自来水市场化无不可。而且理论上也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只是,毕竟这是特殊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品,如果只是被当作包袱抛出去,缺少监管和对行业的关心,就有问题了。而事实上,当前的水质监管就是“九龙治水”,看上去住建部门、卫生部门、水利部门等等都有资格管,还是没明确谁来管。

不过,水质应被警惕和呼吁,但不用过分恐慌

新国标是非常高的标准,身体孱弱的特殊群体需要特别注意,健康人不用慌

张岚是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水质安全监测室副主任,是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并全程参与了卫生部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的建设工作。她说,水质指标限值是依据每天每人饮水2升,连续饮用70年,因饮水而患病的几率小于百万分之一而估算出来的。而查看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最新饮用水准则的说法,也发现类似的谨慎,比如制定一些致癌物的标准时,用的限值是每10万人连续喝带有这种物质的水70年,可能会有1人致癌的浓度。

拿引发讨论热潮的这篇“专家20年不喝自来水”里提到的硝酸盐来举例,专家说“我们上周刚测了,自来水中硝酸盐(以氮计)的指标已经达到每升九点多毫克了…虽然这一指标未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10mg/L的标准值,但已经很接近了。”世界卫生组织对硝酸盐是以NO3-计,给的限制是50mg/L,换算成中国以氮计的计法,大概是11.3mg/L,世卫标准还要低于中国新标准。世卫组织对这个指标的解释是,是基于人工喂养的婴儿中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来制定的准则值。同时,世卫组织也强调,由于这个准则值是针对一组特殊和易受损伤的亚人群(即人工喂养的婴儿),因此,该准则值对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和成年人来说则远远高于保护水平。而美国标准和中国标准用的计量方法一样,数值也一样,都是10mg/L。美国环保署的报告也解释,这个准则值对婴幼儿、哺乳期的母亲、孕妇及某些老年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过别的群体就不一样了,连年纪大一点的小孩都能够较好抵抗。

 

很多误传、恐慌来自水质信息的监管混乱、不透明

还有许多误传。比如引爆话题的专家说,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北京用地表水勾兑地下水,事实上,通过北京水务集团的网站可知,北京的水厂分为地表水厂和地下水厂,并且像是供水量大的第九厂,都用深层处理技术。而根据新国标,硬度的标准是450mg/L(以CACO3计),专家说的是地下水硬度是400mg/L,就照此说法,水厂的地下水硬度也完全没超过新国标,又干嘛费神费力费成本地去做什么勾兑呢?

而另一个误传就更广了,一个连许多官方媒体都引用的说法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资料显示,全世界80%的疾病和50%的癌症与饮用不洁净的水有关。”。事实上,现在世卫组织关于饮水健康的板块并无这样的内容。而再往前追溯,在六七年前,一些文章说这是世卫组织1992年公布的。可再往前看,原来在2004年就有这样一个相似版本,“《中国水网》杂志指出:‘全世界80%以上疾病和33%的死亡与受污染的饮用水有关。’”所谓“世卫组织”的这个“说法”,广泛出现在许多跟饮水器或者净化器有关的宣传中。事实上,去年,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刊登了一项重大公共卫生研究成果《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0》,作为最大系统化的去量化世界各国的健康水平和趋势,这项研究共有来自于50个国家的302个机构组织的48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在评估中,就算完全未经处理的水,引发的疾病负担也只排在全球第33位,大概每年导致300-600万人死亡,引发的疾病负担占全部的0.9%。(关于水质不好的情况下怎么喝水更安全、可靠等信息,会在明天的腾讯新闻百科栏目提供)

当然,会产生这些误传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水质情况不公开、不透明。试问连基本的水质真相人们都无从看到,又怎么能不恐慌呢?而一个重要的、关乎国计民生的公共品,本该有更好的监管和服务。这需要有关部门的努力,最起码先做到公开、透明、第三方监管,而不是藏着掖着。

今日头条
常见疾病
医界要闻
健康科普
医疗资讯
曝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