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快讯 > 健康科普 > “奇葩考试”还是太少了

“奇葩考试”还是太少了

来源:养乐谷    阅读: 263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


这个学期期末,武汉大学2017级人文科学实验班的学生参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时,遇到一套新颖的试题:自己出题考自己。任课教师鲁小俊不但给出了试题说明、样题和参考答案,而且提出了清晰的难度要求。此事一出,学生感到意外,公众也议论纷纷,称其为“奇葩考试”。

其实这份《中国古代文学》考题一点也不奇葩,其本质是一套发散性思维试题。从这份新颖的试题可以看出,鲁小俊先生不但认真负责,且富有创造力,不是简单的“教书匠”。

人的思维模式大体有两个方向。一种是趋同性思维,即把所有人的思维统一到一个标准答案;另一种是与想象力相连的发散性思维,即寻求同一问题的不同答案,探求同一问题新的答案。试题也有思维倾向特征。我们最为熟悉的高考试题大部分都是趋同思维试题,要求所有考生的思维都“趋同”于一个标准答案,这样高考阅卷老师才方便给出成绩。因此,我们潜意识中一想到考试,自然认为“正统”的就是趋同性考试。而这套《中国古代文学》考题,每一份试卷不同,答案也不趋向于统一标准答案。

“奇葩考试”还是太少了

类似的考试并非头一次。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入学考试就有一道典型的发散性思维试题,考卷给出上联“孙行者”,要求考生对出下联。只有这样的试题才可能录取到曹禺、季羡林、钱锺书这样的人才。

有人会问,学生未来生涯中,是趋同性思维,还是发散性思维更重要呢?我认为,相比较,发散性思维更重要。在科学研究领域,发散性思维重要性超过了趋同性思维。因此,第一个发现者往往被尊崇。“第一”就是寻求与以往认识不同并成功的第一人,而按照已有模式和技术方案完成的趋同性研究,被称为重复或者验证,少有新的认识价值

因此,出发散性思维试题、增加对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成为回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一个可操作的重要方向。不仅武汉大学如此,四川大学、北京大学都已行动起来。不过,大学和中小学教育中发散性思维试题还是太少。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

今日头条
常见疾病
医界要闻
健康科普
医疗资讯
曝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