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快讯 > 健康科普 > 垃圾最后去了哪儿

垃圾最后去了哪儿

来源:养乐谷    阅读: 207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产生各种垃圾。丢进垃圾箱后它们都去了哪儿?如何被处理的?近日《生命时报》记者来到北京市朝阳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管辖内的垃圾清运站和垃圾处理站,详细了解了垃圾处理的流程,见证了垃圾从有到无再变宝的过程。

垃圾最后去了哪儿

垃圾清运站没有臭味熏天

每天早晨8点和傍晚6点,环卫中心的工人就开始忙碌起来,将人民日报社家属区及邻近一个社区的垃圾收集起来,用小推车运到报社北门的垃圾清运中转站。这是一座密闭式清洁站,是垃圾处理的第一站,主要负责周边住宅、学校、企业的日常垃圾压缩和清运,日处理量为20吨左右。朝阳区环卫中心宣传处负责人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像这样的垃圾清运中转站在朝阳区有247座,2017年10个月共清运生活垃圾179.19万吨。

与想象中不同的是,人民日报社北门垃圾清运站没有臭气熏天、苍蝇乱飞、垃圾遍地的现象,而是非常干净整洁。垃圾运来后,环卫工人会把它们放入调度机器,将收集来的所有垃圾分别倒入3个大型垃圾箱内。然后通过垃圾转运车集中运往垃圾处理的第二站——垃圾处理站或填埋场。

垃圾最后去了哪儿 第2张

“一进四出”,循环利用

位于朝阳区高安屯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就是垃圾到来的第二站。记者到达那里后,第一印象并不会把它与垃圾联系在一起,因为呈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个花园一样、草地树丛遍布的大型机械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工作人员介绍,园区占地面积4636亩,绿化面积高达60%。循环经济产业园,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现代化设备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整个园区分为多个独立厂间,包括北京朝阳清洁焚烧中心,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医疗废物处理厂、废旧物资回收中心等。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主要参观了朝阳清洁焚烧中心和垃圾焚烧发电厂。

从人民日报社北门转运来的垃圾,会先在清洁焚烧中心的垃圾仓(垃圾池)内存放5~7天,进行脱水和发酵,然后由一个巨型机械臂像抓娃娃机一样,将垃圾抓起,投入焚烧炉,工程师只需在控制室内隔着玻璃操作即可。后序的垃圾处理步骤也都是在全密闭的空间进行,这些生活垃圾在无数个白色巨型罐子内走着“一进四出”的路。“一进”指垃圾进入焚烧厂充分焚烧,“四出”指垃圾脱水和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残渣、烟气、飞灰都要走无害化处理、循环利用的出路。

渗滤液就是垃圾脱出来的水,呈黑色并带有少量细碎颗粒物,经生化处理和三道膜处理后,其水质达到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可直接外排或用于园区道路降尘和绿化灌溉。垃圾焚烧后的残渣,会经卡车运输,倾泻到卫生填埋场,摊平、压实后覆上一层30厘米厚的渣土,最后铺上一层高密度聚乙烯膜。填埋只是其中一种处理方式,新建的建筑垃圾处理厂会对残渣进一步资源化利用。焚烧后的飞灰属于危险废弃物,会送到危险废弃物处理中心;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可产生热能,经收集利用可发电,这些电能大部分并入国家电网,其余为厂区自用。据介绍,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年发电量达5.1亿度,相当于一年节省了17万吨标准煤。

垃圾最后去了哪儿 第3张

做好日常垃圾分类能帮大忙

目前,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作业,处理能力高达每天4800多吨,可处理朝阳区约2/3的垃圾量。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北京市生活垃圾量逐年攀升,2017年达902万吨,垃圾处理仍面临许多难题。

城市生活垃圾属于固体废弃物的一种,主要包括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类。虽然很多社区垃圾桶、转运站都分成这三类装运,但其实人们并没有做到分类扔垃圾。工作人员表示,生活垃圾不分类会使得垃圾量过多、处理不过来,混合处理导致可回收利用率低,造成极大浪费。如果小区垃圾桶里有建筑垃圾混进来,当生活垃圾焚烧时,焚烧热值上不去,就可能影响焚烧效果。为此,工作人员为民众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做好垃圾减量,不购买或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尽量使用可重复用的物品,避免浪费;二是生活中做好垃圾分类,将垃圾按照类别投入垃圾桶。可回收物包括纸类、塑料制品、玻璃制品、金属制品和废旧衣物;厨余垃圾包括菜帮菜叶、剩饭剩菜、瓜果皮核、过期食品;其他垃圾包括食品袋、保鲜膜、废弃纸巾、破碎碗碟等。分类做得越好,垃圾处理和利用就越充分。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

今日头条
常见疾病
医界要闻
健康科普
医疗资讯
曝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