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快讯 > 今日头条 > 公立医院是民营医院发展最大的玻璃门?

公立医院是民营医院发展最大的玻璃门?

来源:养乐谷    阅读: 196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现在社会办医政策是非常之宽松,实际上仍有很多玻璃门在那里。其中,最大玻璃门就是公立医院的存在,公立医院垄断了医疗市场。”11月21日,在2014GE民营医院发展蓝海战略高峰论坛上,以犀利敢言著称的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说:“现在有很多政策是与促进社会资本办医相违背的,比如医院托管、医联体。”

由GE医疗主办的民营医院发展蓝海战略高峰论坛已经连续举办四年。围绕本次论坛主题“商业时代的医疗”,GE医疗大中华区蓝海医疗事业部总经理马海燕向健康界表示,“中国的社会资本办医是一个典型处在成形过程中的市场,其间有促进发展的有利因素,同时也有一些条条框框的制约,因为市场外部环境不成熟,商业模式都是在探索之中,我们期待将来可以形成良性格局。”

现实不及预期

公立医院是民营医院发展最大的玻璃门?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说,新医改五年来,民营医院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飞黄腾达、生机勃勃。

2013年“中国民营医院竞争力100强”榜单显示,位居榜首的是来自广东的东莞东华医院。廖新波表示:“在广东来说,民营医院发展政策是足够的,没有政策的玻璃门。当然,公立医院固有的强大、固有的垄断一时还不能割除,广东民营医院只能在夹缝里面与公立医院和平相处。新医改五年来,民营医院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飞黄腾达、生机勃勃。我们的蓝图是美好的,但像月光下行走,总达不到理想状态。一些本来不搞医的企业,蠢蠢欲动进来想分一杯羹,心动与行动相结合的这几年,其实也没有很大建树。”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同样认为,目前社会资本办医实际情形并没有达到他去年对今年所做的预期,一些当初比较看好的项目至今迟迟没能落地。

对于公立医院热心参与托管其他医院、组建医联体,廖新波认为,此举背后难掩公立医院抢占市场、扩张变大、拉拢病人的动机。“托管实际上是一种有偿管理,意味着在市场上奔跑。公立医院去做托管,或许意味着把本该市场做的部分也做了。公立医院组建医联体,实质就是跑马圈地,现在并没有做得好的案例,结果反而是公立医院大肆扩张,医联体的主体医院越做越庞大,不该看的病也看了。公立医院是大小通吃,高端的市场也占,低端的也霸着。公立医院的门诊越做越大,不要说社会资本办医,就是下边的社区、基层门诊也难做。”这不利于形成分层次、分级的良性竞争格局。

长期奔波在民营医疗市场前线的马海燕笑称,他对民营医院的认识“更接地气”,对“中国民营医院在市场夹缝中求生存”的认识感触颇深。GE医疗大中华区蓝海医疗事业部成立于2010年,从研发、产品、销售、供应链、服务等方面专门为民营医疗市场服务,业务量和销售业绩成长迅速,每年要与超过1000家民营医院直接打交道。

马海燕对健康界说,在公立医院扎堆的北上广一线城市里,目前还没有出现成功的大型综合民营医院。相反,鲜为人知的一些发展比较好的民营医院崛起在那些当地公立医院不强大的三四线城市,甚至县里、乡镇里,比如广东东莞、江西赣州、青海西宁等地。也就是说,公立医院在市场布局上留下空白,才形成了民营医院发展的空间。

20%目标有点悬

国务院在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均达总数20%。2015近在眼前,20%目标似乎难以企及。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底,全国共有医院2.5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3360个,民营医院11830个。同期相比,公立医院减少60个,民营医院增加1236个。2014年1月~7月,从医院的数量上来看,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几乎各占一半,而从服务量上来看,公立医院总诊疗人次14.8亿人次,民营医院总诊疗人次1.7亿人次。非公立医疗机构服务量达到20%的目标仅完成了一半。再从业务收入、床位数等指标来看,数量庞大的民营医院群体在医院总体中所占份额依然很小。

廖新波告诉健康界:“20%指标带有计划经济的思维。政府提出了这个愿望,但不能作为任务,不能自己去实现市场的行为。社会资本办医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办。民营办医绝对不是为了公益,不是为了基本医疗,不是为了慈善,想着必须赢,或许尽可能多赢。”

公立医院引进社会资本,实行股份制或者混合所有制改造,被视为增加非公立医疗机构份额的一条捷径,毁誉参半。有参会者表示,“我们要推动整个医疗市场格局的变化,或许不借助行政之手的话,推动变化来的太慢。虽然拆分公立医院、剥离特需等做法是借助行政之手,但似乎并没有尊重市场规律。”

廖新波反对“公立医院实行混合所有制”,认为这“完全是怪胎,不符合国际惯例,根本就是政府不作为,而市场无力又无可奈何”。

“靠政府为医疗服务体系兜底,是兜不住的。政府鼓励社会资本办医,说白了就是政府没钱干这件事,必须让社会资本进来。世界各地的资本都有其共性。我国处于发展初期的民营医疗市场,受到的管制非常大。医保、人员、编制等各种力量撕扯着民营医疗市场,这个市场没办法太美观漂亮。政府希望社会资本进来的话,必须要尊重资本的力量。”与会的一位来自民营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如是说。

解放医生是最大红利

“要推进民营医院的发展,医生彻底放开就OK。医生成为社会人,这个市场就活了。”廖新波把促进社会资本办医的最大利好归于解放医生,“医生今后成为社会人,从身份管理逐渐走向岗位管理,是新医改的走向。”他推崇医生多点执业,公立医院、民营医院都是医生提供服务的平台。

比医生多点执业更进一步,朱恒鹏则表示支持医生自由执业。

朱恒鹏分析称,新常态形势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导致财政开始缺钱。政府像过去五年那样扶持公立医疗机构已经不可能了,所以政府提出要控制公立医院扩张规模,要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不光财政缺钱,医保也越来越困难,医保控制费用将会越来越收紧。在医保困难、财政困难的时候,民营医院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正是展现优势的之时。

在政府缺钱和巨额负债的压力之下,朱恒鹏认为,本届政府必须开始着手解决巨大的养老金缺口,不能再拖延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三类就业者养老制度的显著不公平性在不久的未来会导致极大的社会冲突。他给出的结论是三保必须并轨。体制内的公立医院医生现在所看重的事业单位退休金待遇将来可能难保。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已经在2014年2月26日的国务院第40次常务会议通过,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提出,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公立医院医生的铁饭碗身份将难以长存。如果打破了体制对医生的身份束缚,医生们才能在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之间自由流动。

“要废除事业编制,把单位人放开变成社会人,”朱恒鹏表示,“坦率的讲,中央领导对此看清楚了,部委也看清楚了。如果问我,今年年底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到底会怎么改?我准确的回答是不知道。因为部门之间的冲突很大,一说机关事业单位改工资和养老制度,现在就吵的一塌糊涂。我提出的改革建议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和养老金透明化、规范化,包括对公立医院、医生都应如此。”

土豪挑大梁?

伴随各路资本蜂拥进入医院投资,非公立医疗市场中存在着多股势力的较量,比如莆田系与非莆田系、外资与内资、民企与央企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哪股势力强?

业内有种流传已久的说法是,莆田系医院占据了国内民营医院总量的80%。马海燕对此持有异议。他向健康界表示,莆田系医院占据市场八成的说法,是一种估算,指的是机构数,而不管医院体量多大、营收多高。“民营医院跟公立医院相比,是蚂蚁雄兵,但是再厉害的蚂蚁也是蚂蚁,再羸弱的大象也是大象”。

一位参加GE民营医院发展蓝海战略高峰论坛的业内人士告诉健康界:“从批评的眼光来看,莆田系更多是小规模的医院,船小好调头,多数在市场上没有长远打算,不是恒产者恒心的定位,不舍得在硬件上投入。以前他们是藏在水底下,干点坏事,没有人知道。现在,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他们想把生意做好,就要出来浮上水面,规规矩矩做事,不能打马虎眼。从另外角度来看,莆田帮还能够在将来的医疗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他们适应市场能力强等优秀基因是其成长的基础。草根能壮大、能活下来,有草根接地气的力量。”

而在马海燕看来,真正代表中国民营医院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土豪”。他称,这个土豪不带贬义,往往是指某个地方扎根本土的老板,就是本地人。这些土豪办医院,挣钱是一方面,更在乎形象、名声,奉公守法、规规矩矩地做事,尽可能不去做乱七八糟的事。他们办医院有长远扎根的意识,往往成长的更茁壮。

“全国有些领军的、有特色的民营医院,甚至是县里、镇里的民营医院,它们发展的不错,口碑不错,医疗服务水平不错,发展速度不错,如果从内部来观察,员工的满意度也不错。”马海燕称,从发展态势来讲,土豪办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在领先,只是土豪在全国还没有强烈的群体特征。

民营医院在竞争中取胜,不能把公立医院看成是绊脚石,一定要打造自身的竞争力。马海燕对健康界说,“民营医院在竞争中,让客户自然选择。有那么一天,可能过度到民营医院竞争激烈的市场,比的就是水平,比你爹是李刚没有用。”

今日头条
常见疾病
医界要闻
健康科普
医疗资讯
曝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