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快讯 > 今日头条 > 摊派精神病指标是谁在发神经

摊派精神病指标是谁在发神经

来源:养乐谷    阅读: 183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从去年10月开始,拥有900多万人口的河南郑州,一个引发争议的指标任务被层层下发到卫生服务中心。相关医务人员被要求筛查本辖区内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人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总数的2%。这意味着他们要在1000个人中至少找到2个重性精神病。若完不成这个任务,会面临上级的扣分与督导。

摊派精神病指标是谁在发神经

很多人不明白,这两天卫生部门为什么忽然对精神病话题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原来,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各地都在关爱精神病人,宣传精神病防治

郑州给卫生服务中心摊派指标,搜寻辖区内的精神病人,初衷一方面可能是为了完成上级的指令,另一方面也不排除蕴含对精神病人关爱的真意,遗憾的是,这种关爱被大多数人误读为“搞形式”。

其实,将重度精神病患者纳入基层医疗疾控体系,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让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充分掌握辖区内精神病人的情况,有利于对病人进行及时治疗,遇到病人突然发病,也可以及时处置。

精神病患者无论对个人还是家庭,都是一种巨大的折磨,对社会而言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近年来时有武疯子伤人事件发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对这些重性的精神病患者监护不够、监管不力。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郑州如此“地毯式”搜索重性精神病患者,从动机上似乎无可厚非。但这种“摊派”指标的工作方法,的确有些让人大跌眼镜。郑州900万人口,按照千分之二的比例计算,意味着要找出18000名重性精神病人来?

其荒诞之处就在于,精神病患者是一个动态的数据,而千分之二是静态统计抽样调查的结果,只是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并非任务指标,更别说用来层层摊派了。上级部门明知道这个数据不科学,还要当做硬性指标来摊派,下级部门明知道里面有问题,却不敢戳破“皇帝的新装”。筛查重性病人,本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却搞成了一场闹剧,这种“拍脑袋”的决策不是“形式主义”又是什么呢?

在这起荒唐的“精神病人指标摊派”中,“发病肌理”正是看不到主管部门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跟老百姓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在制度设计上缺少必要的纠错能力,导致一个原本良好的举措难以让公众接受和理解,甚至产生负面效应。

在很多场合,摊派是各级行政部门惯常的工作方法,因为这种数字分解的方法最简单,最直接,但往往忽略了这种方法也很容易被人糊弄,数字造假,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缺乏对现实的关照,对人性的关照,结果很容易走样。

不仅如此,还有另一种“四季歌”式的“节日综合症”同样不可忽视:艾滋病日来了才想起关爱艾滋病人,残疾日到了才想起关爱残疾人,重阳节来临才想起关爱老年人……平时冷冷清清,节日热热闹闹,平时不作为,节日瞎作为,这同样是新形式主义,是被伪装了的爱心和服务。

郑州“摊派精神病人指标”看是一个有些黑色幽默的个案,但它真实而深刻地暴露出了当下某些行政部门在行政过程中出现的“精神分裂”症状,说一套,做一套,既不实事求是,又缺乏调查研究,没有真正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也没有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确实需要好好“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了。

相关阅读:

我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发现率已达到2.62‰

多疑妄想成了大学生精神健康的头号杀手

笼中人折射出精神病社会康复体系严重缺失

八成抑郁症不曾就诊多患者初诊时病情严重

今日头条
常见疾病
医界要闻
健康科普
医疗资讯
曝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