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快讯 > 今日头条 > 专家称吃出来的性早熟多是假性 儿童应少喝蜂蜜

专家称吃出来的性早熟多是假性 儿童应少喝蜂蜜

来源:养乐谷    阅读: 271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专家称吃出来的性早熟多是假性 儿童应少喝蜂蜜

蜂蜜易致儿童性早熟

南京儿童医院专家称高峰时每天有超过150个孩子看性早熟和矮小症,“吃出来”的多是假性性早熟。

最近,一篇长微博《血泪的教训!把我的错误告诉妈妈们!》在网上被接力转发,其中提到的甜食、蜂蜜、饮料、油炸食品等,也被很多网友列入了致儿童性早熟的“黑名单”。记者昨日采访了南京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性早熟门诊的专家,专家表示,在门诊中“真性”性早熟只占10%。

门诊观察

只有一成患儿是“真性性早熟”

其中80%-90%原因不明,还有10%是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根据2010年卫生部颁发的《性早熟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性早熟(precociouspuberty)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女孩在8岁前乳房开始发育、10岁前来例假,男孩在9岁前睾丸开始增大、生殖器明显发育等)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也就是通常说的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专家指出,简单的解释说,真性性早熟,是整个过程跟正常的青春发育是完全一样的;另外一种是假性性早熟,就好像是“模仿”青春发育的过程,第二性征出现,但是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是没有成熟的。

每年一到暑假,南京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就迎来了就诊的高峰期,内分泌科主任石星告诉记者,假期日门诊量能达到150人次以上,大部分的患儿是来看性早熟和矮小症的。

在门诊接诊的患儿中,只有10%的孩子被确诊是真性性早熟,在真性性早熟中,有80%-90%左右是特发性的,也就是说“原因不明”。当很多孩子在检查出性早熟的时候,家长都会着急问是什么原因,但很可能得到的答案是“说不清”或“不知道”。

在真性性早熟中,剩下10%左右是继发性的,这也是可以找到原因的,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最常见的就是肿瘤。专家特别指出,如果男孩被查出是真性性早熟,80%和肿瘤有关联。

“吃出来”的性早熟多是假性的

营养过剩可产生很多激素类的物质,导致发育过早

专家指出,大部分孩子属于假性性早熟,而假性性早熟常见病因有肾上腺疾病,性腺肿瘤等,但这种情况不是太多,多数还是和服用外源性含雌激素的药物、食物等有关。

很多家长担心吃出来的“性早熟”多是假性性早熟。“这在暑假期间就非常多,一般来说,往往8月下旬是性早熟门诊的高峰。”石星主任告诉记者,在放假的两个月时间内,一些孩子成天宅在家里,或者被父母“寄存”在爷爷奶奶家,生活习惯突然发生改变,天天大鱼大肉,无节制地喝碳酸饮料,也缺乏运动。结果一个暑假下来,父母发现,孩子不仅是长胖了,好像乳房也突然“发育”了。

专家解释说,营养过剩的话,有时候过多的蛋白质饮食在转化过程中可产生很多激素类的物质;另外,肥胖的孩子由于身体脂肪含量过高,也易导致体内雌激素增加,很多肥胖孩子乳腺都有一定程度的发育。但这其中很多孩子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调整。

婴儿乳房发育多是“小青春期”

女宝宝在2岁前就可以间断性地分泌雌激素

自从圣元奶粉事件后,2岁以下小宝宝来看性早熟的越来越多。门诊中,有的家长问,怎么几个月的小宝宝乳房就鼓了起来,是不是和奶粉有关?有的家长还说,我们喂的都是母乳,孩子怎么也会性早熟?

石星主任解释说,在卫生部颁布的《指南》中,已经明确了“小青春期”的概念——若发生于2岁内女孩,可能是由于下丘脑-性腺轴处于生理性活跃状态,又称为“小青春期”。这是不完全性中枢性性早熟,是指患儿有第二性征的早现,其控制机制也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发动,但它的性征发育呈自限性。最常见的类型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

女宝宝在2岁之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不稳定的,可以间断性地分泌雌激素,水平甚至可达到相当于正常成年女性的雌激素的低限值。对雌激素比较敏感的孩子,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乳房发育,但程度比较轻,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但是专家建议,尽管概率很小,但首先还是要排除器质性的病变。一旦排除肿瘤等问题,家长就不用太多担心,和喂养方式也没有太大关系。

专家观点

1“活珠子”要少给孩子吃

在那篇帖子中提到,蜂蜜水、甜食、洋快餐等,家长都应尽量避免给孩子吃。对此,石星主任告诉记者,在门诊中确实遇到过患儿家长每天给孩子喝蜂蜜水。“花粉中确实含有植物激素,蜂蜜中不排除有一些含雌激素的物质,类似的还有豆浆等。”石星主任说,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能证实蜂蜜或者豆浆就是导致孩子性早熟的元凶。喝蜂蜜水和豆浆的孩子很多,可能与一部分孩子自身体质对环境的微量元素具有易感性有关。但如果家长怀疑孩子是因为喝豆浆或者蜂蜜引起发育的提前,可以让孩子不喝或者少喝。

石星主任还特别提到一种食物,就是南京人喜欢的“活珠子”。已经研究发现,鸡胚胎类营养品引起小儿性早熟的原因主要是其中所含的雌二醇和多肽激素,这样的食品还是少给孩子吃。

最近微博上传,“市场上的洞洞鞋都含塑化剂,尤其是劣质的,塑化剂含量在20-30%左右,可能导致女孩性早熟,男孩发育迟缓”;另外,前段时间,关于夏季车辆后备厢中放置的瓶装水经过暴晒后饮用会引起“性早熟”的话题。专家解释说,这种就是“内分泌干扰物”,这在生活中是无所不在的。比如各种塑料制品、洗涤剂、农药等,国外有研究认为和某些内分泌疾病的发生有关,这其中就包括了双酚A、塑化剂等等,但是这些内分泌干扰素干扰青春发育仍未有统一结论,还处于假设之中。专家指出,这和饮食一样,还是和部分接触者具有易感性有关。

2判断真假性早熟要看骨龄

判断性早熟不能光看孩子的第二性征是否发育,有的孩子可能只是因为肥胖乳房比较大,但不一定是激素水平引起的,所以要做性激素水平的检测。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B超检查,看看孩子性腺是否发育,才能判断真假性早熟。

另外还要看孩子的骨龄,在对儿童性早熟的诊断和治疗中,个体的骨龄系统追踪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认为骨龄超过生活年龄一岁以上应视为骨龄提前。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过早地启动青春发育,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快速增加,促进骨骼生长和成熟,故临床可见生长加速,骨龄明显提前,可致骨骺提早愈合,最终降低成年身高,可见骨龄亦是诊断真性早熟的重要依据。另外,骨龄的检测也能判断预后,看看治疗后孩子身高的增长情况。

石星主任说,一般来说,医生怀疑是假性性早熟,会让家长观察三个月后再到医院复诊,还要进行相关的检查,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是一些家长一听说孩子没事了,加上之后开学学习紧张,就不再带孩子前来复诊。有一位家长,第一次检查后隔了两年之后,发现孩子个头明显比同龄人矮上一大截,这才忧心忡忡地来找专家看,结果查骨龄,发现已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间。

3家中的避孕药皮肤药要收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注意哪些细节,更好的预防孩子性早熟?对此,石星主任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第一,收好家中的避孕药物,包括一些皮肤科外用药物、化妆品等。石星主任说,她曾经发现有一个小女孩的乳晕颜色特别深,一看就是体内雌激素水平特别高造成的。家长说家里没有避孕药,结果再问孩子,才知道是到另一个小孩家玩的时候,两人一起吃了药丸。结果把那个小孩找来一看,也出现了性早熟的症状。

第二,要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加强锻炼。“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吃的食品里面有没有激素,所以饮食上强调的是均衡。”一些老人在家天天吃红枣、桂圆,顺手也会盛上一碗给孩子吃。这其实在无形之中,就造成了孩子营养过剩。“在门诊上,我们还发现一些孩子把牛奶当水喝,其实从营养的角度,每天喝2瓶牛奶就够了。”石星主任说。

第三,环境中的一些激素也要避免,比如不要反复使用装饮料的塑料瓶,使用时间太长会造成其中的塑化剂释出;避免塑料制品盛放过热物质或微波加热;婴儿尽量使用玻璃奶瓶或不含双酚A的奶瓶等等。

今日头条
常见疾病
医界要闻
健康科普
医疗资讯
曝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