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快讯 > 健康科普 > 高血糖怎么办 如何调理身体呢

高血糖怎么办 如何调理身体呢

来源:养乐谷    阅读: 194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在患有高血糖之后,饮食就要注意很多,高血糖不能吃什么?高血糖对我们的身体危害很大,也会有一些不适的症状出现,所以出现高血糖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降糖,下面会为大家进行介绍。

高血糖不能吃什么

高血糖怎么办 如何调理身体呢

1、红薯

高血糖的朋友在平时应该少吃味道香甜和营养丰富的食物,红薯就是高血糖患者不应该吃的食物,主要是红薯的含糖量为27.7%,如果食用会导致高血糖朋友的血糖持续升高,对身体产生危害。

2、蜂蜜

蜂蜜主要的成分就是果糖和葡萄糖这种单糖,并且还容易被人体吸收,食用之后会让人的血糖升高,对于高血糖的朋友来说这是致命的,所以高血糖的朋友要慎用。

3、柿子

柿子中含有糖类很多,不管是单糖还是多糖它都有,这个食物是真的不适合高血糖的人食用。虽然我们知道柿子真的美味,但是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

4、冰淇淋

对高血糖病人大的,莫过于冰淇淋。冰淇淋并不含很高热量,其之处在于极高的含糖量。高血糖人应避而远之。

5、蜜饯

酸酸甜甜的蜜饯,老少咸宜。但对高血糖人而言,这相对要被划入禁区,蜜饯是用糖腌制而成,因此含糖量极高,同时,还含有其他对身体有害的物资,因此,高血糖人,尤其是一些爱吃零食的女性患者,请务必阔别蜜饯,与蜜饯相似的还有果酱。

6、酒

高血糖怎么办 如何调理身体呢 第2张

常据说,酒精对血糖把持不利,所以有些高血糖患者,抱着幸运心理,感到饮酒精浓度低的啤酒,应当没太大问题,而事实却并非如斯。啤酒中的麦芽糖含量很高,作为一种单糖,它对高血糖患者而言,更为严重。

高血糖的危害

1、导致机体脱水及高渗状态:高血糖致使大量葡萄糖随尿排泄,引起渗透性利尿,导致机体脱水,脱水使得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水分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引起细胞内失水,脑细胞失水可引起脑功能紊乱直至昏迷,临床上称之为“高渗性昏迷”。

2、疲乏无力:由于胰岛素缺乏时,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正常地进入细胞中燃烧产生能量,细胞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而且细胞又不能很好地将葡萄糖转化为其它物质储存起来,当血糖超过肾闭值时,糖由尿中排出,造成体内能源的浪费,故全身疲乏无力。

3、抵抗力降低: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不能够够非常好地被机体吸收利用而是从尿中大量丢失,机体通过分解脂肪、蛋白质来提供能量,结果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4、代谢紊乱:高血糖时,体内的蛋白质、脂肪均出现代谢紊乱,可引起各种并发症。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高渗性昏迷主要因血糖过高所致,有时可达500—600mg/d1,它可引起脑细胞和其它组织细胞脱水,导致昏迷。

5、导致各种血管、神经慢性伴随症状:糖尿病病人长期高血糖会伤害血管及神经,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坏死等慢性伴随症状的发生与发展。

6、水、电解质紊乱:因为纯葡萄糖是固体物质,必须溶于水中才能经肾随尿排出体外,因此高血糖患者葡萄糖经肾排出时必然带走——定量的水分,尿中糖越多、从体内带走的水分就越多,多尿能带走体内的电解质,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7、β细胞功能衰竭:长期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不断刺激,使其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更少。

8、渗透压增高:高血糖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流动,导致细胞内失水。当脑细胞失水时,可引起脑功能紊乱,临床上称高渗性昏迷。

高血糖怎么办 如何调理身体呢 第3张

9、视力减退:血糖升高时,眼睛视力往往减退。

10、电解质紊乱:高血糖时大量排尿,从尿带走电解质,使电解质紊乱。

高血糖的症状

1.口渴、咽干:提示血糖升高、血粘度增大。有些人由于口渴中枢不敏感,尽管血糖增高,但无口渴症状。

2.疲乏无力:机体细胞内代谢产物堆积,故有严重疲乏无力。

3.血压上升:血糖上升,则血容量增多,出现血压高。

4.周身发胀:提示血糖降低过快,造成细胞内水肿。

5.腹胀便秘:可能是胃肠平滑肌无力、自主神经受损、双胍类药物服用过多。

6.头痛头晕:两种情况易发生头痛头晕:血压高和低血糖。

7.皮肤脱屑:皮肤干燥、脱屑、奇痒,提示有皮肤症状。

8.双足麻木:双足刺痛,继之麻木,似袜套样知觉缺失,提示有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发生。

9.皮肤变色:双足苍白、发凉、不久变为暗紫、显示足部缺血。严重足部缺血是足部发生肢端坏疽的信号

10.视物不清:出现近视物体不清,而视物件尚好,提示眼调节功能降低,可能出现轻度白内障。

结语:刚刚为大家介绍了高血糖不能吃什么,大家现在对于高血糖患者的饮食应该也有了一些了解。如果出现了血糖高的情况要及时降血糖,上面说的一些问题就不要在做了,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也比较大,所以要积极配合治疗。

今日头条
常见疾病
医界要闻
健康科普
医疗资讯
曝光台